变革是很有意思的,上面想变,下面想变,中间不想变。根据需求理论,上面的需要的已经到了较高的层次,那就是自我实现,是成就感,下面的尚在搞定生活的层次。而中间的理论上应该是构建人际和谐的状态,但中国的现实却使得中间这部分人异化了。他们在解决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之后进入了一个苍茫的地带,那么并不进一步追求友情、爱情和性亲密,而是极力的扩大前面两个层次的需求,变成了一个个怪兽。
因为中间的阻碍,上面和下面就很难合谋,从而使得变革很难进行,所以很多人提出企业要扁平化,其实就是为了想着法地剔除中间这帮人,比如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很引以为豪的变革得益于很多老员工的退休。不过,估计很多单位没这么幸运,等不到这个时刻就死掉了。那么当这个中间群体还不那么老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一种是从制度上步步为营,逐步改变利益格局;一种是立起炉灶,转移资源甚至是重建资源。
如何选择?谁来选择?当然是上面的人了。下面的人唯一的选择就是要么留下,要么离开。
先说说第一种,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就我所知说一说。首先上面的找到下面的期望变革的那部分人,尤其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那个。然后跟他们合谋,甚至密谋,建立制度,保障他们开展业务所需要的条件,在影响到资金安全的时候就向中间的人发出号召,让他们做贡献。其实这个影响不大,中间的人往往丧失民心,没什么影响力。
另一种呢,就像长江文艺一般,转换阵地,另起炉灶,全新体制。200万的投入相对其原单位来说乃九牛一毛,而其意义远大于此。当然,别人会不会这样搞就看他怎么想了。
总之,这样做的目的是跟上市场发展,提升快速响应能力,由此才可以利用既有资源,转化出可见的价值。至于选择哪种方式,抛硬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