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农村,爷爷是小学教师,父母是农民。读书不多,但相比小学初中大部分同学还是幸运的。
1990~1996,小学,《故事大王》、《少年智力开发报》、《故事会》、《西游记》连环画版、《十八罗汉》连环画版、《响马传》等; 阅读更多
我生在农村,爷爷是小学教师,父母是农民。读书不多,但相比小学初中大部分同学还是幸运的。
1990~1996,小学,《故事大王》、《少年智力开发报》、《故事会》、《西游记》连环画版、《十八罗汉》连环画版、《响马传》等; 阅读更多
自从落莲的彼岸花园咖啡店开业,我就养成了一个坏毛病,非此处不能读书了。
阿莲在她的咖啡店设置了一个图书漂流站(http://www.douban.com/event/album/46664303/),而我偏又要施加一些自己的东西进去,于是就有了右图这个小书格的创造。
这一排书都是我的,说实话,舍不得跟大家交换,但又希望被更多人看到。
这书里面,有读过的,有准备读的,都是自己百分百喜欢的。
尤其那本《五四运动史》,也算是珍本了,呵呵,花了大价钱淘来的。
《1984》读了三分之一不敢往下读了,晚上会做噩梦。
《国家记忆》是昨天下午一口气读完的,献辞部分有两滴泪痕是我留下的。
《民国音乐人》和《民国剧人剧社》是在音乐学院附近的书店买的,一直还没读,但肯定很精彩。
关于民国女子的书是最近买的,接下来要好好研究。
其实小书格不光我有,还有一位同学的,就在下面一层。哪位有兴趣,也来抢一层吧。
编辑,如何策划一本好绘本?
文/苗建强(纸飞机传媒)
出版社的编辑,都希望能够出版精品的图画书,能够获得读者和专业人士的认可。那么在策划一本图画书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普遍的规律可以遵循呢?
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分享一些如何做图画书的策划:
1.去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等图书馆,都有小孩阅读的区域,你可以在那里了解孩子们都在看什么书?书的开本、内容、装帧、画面等信息,最重要的是可以了解作者是谁,有的书上还有作者的联系方式,如果是不错的作者就可以马上联系了。
如果你能在图书馆馆员那得到最近几个月的图书借阅情况信息,就可以完整了解哪些书获得孩子的认可。这些信息,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能够从这些信息中,整合出最佳的方案或者改进的方案,进行策划。对现有图书的革新或者微创新能力,是一名编辑的基本素质。
未经授权,部分转载,全文请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019a650100psi7.html
为了能让程序能够尽量多的完成以上工作,我在这里尝试抽取其中的关键信息,来建立一些可计算的模型:
《南方周末》,每周一期,最近在搞送书,比如《致青年教师》、《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并且欢迎农家教师去函索书。
这确实是图书出版与报纸发行之间的一个完美合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报纸,南周所赠之书当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我突然想到十几年前,呵呵(十三年了),97年轰轰烈烈的普九验收正在进行,我刚上的初中并没有什么藏书,便发动学生捐书,说普九过了就退还。从小被教育当好孩子的我很积极,一下子拿出几乎所有精美藏书,自己的额度达到了,还被班主任怂恿帮助其他同学。待到初三有一次帮学校搬东西,才发现所捐图书已经被劫掠一空,我只在破书堆里捡了一本《威震南疆》。
我不确定我的书流落到了哪里,比较有可能的是老师们的孩子吧,他们更有机会优先去锁着的图书室玩耍。我当时恨得厉害,现在又不恨了,书总是给人看的,好书多一个读者就多了一份知识的力量,少了一点愚昧,何况我后来还多次为西部的图书室捐款。
农村真的太需要好书了,包括我的育才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