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旷工!
在崇文书城三楼的索识看了一下午书,书的名字叫《在如来佛掌中——张东荪和他的年代》,读得很慢。之前就与朋友聊过读书的成本的话题,现在详细计算一下。
以此书为例,购书的费用为150元左右,看书的费用实际上比这个要多,比如咖啡与茶累计不下百元,如果算上今天旷工所受处罚这一本书看下来差不多就500元了,而时间也累计要一周,超过了这一生的万分之一,可见读书真的是很奢侈的事情。 阅读更多
自从落莲的彼岸花园咖啡店开业,我就养成了一个坏毛病,非此处不能读书了。
阿莲在她的咖啡店设置了一个图书漂流站(http://www.douban.com/event/album/46664303/),而我偏又要施加一些自己的东西进去,于是就有了右图这个小书格的创造。
这一排书都是我的,说实话,舍不得跟大家交换,但又希望被更多人看到。
这书里面,有读过的,有准备读的,都是自己百分百喜欢的。
尤其那本《五四运动史》,也算是珍本了,呵呵,花了大价钱淘来的。
《1984》读了三分之一不敢往下读了,晚上会做噩梦。
《国家记忆》是昨天下午一口气读完的,献辞部分有两滴泪痕是我留下的。
《民国音乐人》和《民国剧人剧社》是在音乐学院附近的书店买的,一直还没读,但肯定很精彩。
关于民国女子的书是最近买的,接下来要好好研究。
其实小书格不光我有,还有一位同学的,就在下面一层。哪位有兴趣,也来抢一层吧。
我有一个床上的小桌,折叠那种,可以放笔记本,靠在床头,每天不惜力气上下班都背着五斤重的笔记本电脑,为的是一天将近18个小时的在线,为的是让QQ在线,等待那个熟悉的头像跳动。
我有一个床上的小桌,折叠那种,放的是一部拆散了的Palm 680,还有一张欠费的手机卡,我不再每天背五斤重的笔记本电脑,为的是攒一点精力看书,为的是在看书的时候装出一副斯文的样子,同时还可以瞄一瞄真的有人在乎我看书的样子吗?
感谢德芭与彩虹书店,让我可以一直呆着,其实我只有一次,逼近凌晨三点。
26岁的身躯,有这么一段时间接受自我灌输,海子在去年离去,诗集我还没舍得买。如何能充盈自己,再寻一个未来。
《南方周末》,每周一期,最近在搞送书,比如《致青年教师》、《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并且欢迎农家教师去函索书。
这确实是图书出版与报纸发行之间的一个完美合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报纸,南周所赠之书当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我突然想到十几年前,呵呵(十三年了),97年轰轰烈烈的普九验收正在进行,我刚上的初中并没有什么藏书,便发动学生捐书,说普九过了就退还。从小被教育当好孩子的我很积极,一下子拿出几乎所有精美藏书,自己的额度达到了,还被班主任怂恿帮助其他同学。待到初三有一次帮学校搬东西,才发现所捐图书已经被劫掠一空,我只在破书堆里捡了一本《威震南疆》。
我不确定我的书流落到了哪里,比较有可能的是老师们的孩子吧,他们更有机会优先去锁着的图书室玩耍。我当时恨得厉害,现在又不恨了,书总是给人看的,好书多一个读者就多了一份知识的力量,少了一点愚昧,何况我后来还多次为西部的图书室捐款。
农村真的太需要好书了,包括我的育才联小。
网上搜索婴幼童图片,偶然发现这样一篇图文并美的博文,转载过来给我的朋友们看看: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日本婴幼童专用图书馆————-来自新浪博客—————–
佑希还未满一岁时,我就经常带她到图书馆里去,让她多与书接触,让她感受到汗牛充栋的图书和琳琅满目的美食一样使人欲罢不能,然而“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我最近也一直在做一个庞大的工程,就是把佑希读过的书都整理好,用一个本子把书名都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记录下她读过的书,还能满足她看到自己每读一本书后被记录下来的成就感,激励她不断的阅读。
佑希从小就喜欢看书,才只有8个月的佑希那时已经能够拿着一本绘本目不转睛地一个人连续看长达30分钟。这样对阅读的专注力好多大人都无法达到。除了在家里看书,我还带她去书店看书,日本的图书十分昂贵(一本普通的绘本价格相当于人民币100,200元左右),能买回来的书有限。所以,去书店和图书馆成了她的家常便饭。
这是日本政府专门设立的儿童图书馆,除了儿童书籍外,还有适合0岁到3岁孩子的图书,基本以绘本为主。所有合法的公民都可以免费在这里申请图书卡,凭卡免费借阅图书。每一个人一次限5本书,时间为两周。 阅读更多